桐柏灵源何处寻,㳙㳙一脉发胎簪。
东归大海奔流壮,南汇山阳借润深。
金薤晶荧遗刻在,宝沉馥郁御香临。
年年禳禬陈牲璧,愿祝繁釐答圣心。
桐柏灵源何处寻,㳙㳙一脉发胎簪。
东归大海奔流壮,南汇山阳借润深。
金薤晶荧遗刻在,宝沉馥郁御香临。
年年禳禬陈牲璧,愿祝繁釐答圣心。
这首诗描绘了对淮渎祠的景仰与赞美之情。首联“桐柏灵源何处寻,㳙㳙一脉发胎簪”以桐柏山的灵泉为引子,描绘了源头之水细流不息,如同孕育生命的胎簪,隐喻着生命的起源与延续。颔联“东归大海奔流壮,南汇山阳借润深”则展现了水流东去,汇入大海的壮丽景象,同时又借由南向山阳的汇聚,强调了水源的丰富与滋养力。
颈联“金薤晶荧遗刻在,宝沉馥郁御香临”转而描述了祠庙内的景象,金薤(可能指祠庙中的装饰或碑文)晶莹剔透,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宝沉(可能指香炉)散发出馥郁的香气,仿佛皇家的御香降临,增添了神圣与庄严的氛围。尾联“年年禳禬陈牲璧,愿祝繁釐答圣心”则表达了每年祭祀时的虔诚与庄重,通过陈设牺牲和璧玉,表达对神灵的敬意与祈福,以此回应神灵的恩赐与庇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圣空间的庄严,更蕴含了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人类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郁孤台前双玉虹,一杯遥此酹英雄。
风云有恨古人老,天地无情流水东。
精卫飞沉沧海上,鹧鸪啼断晚山中。
清江不管人间事,烟雨年年属钓翁。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积雪。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火云崒嵂火龙劣,火星荧煌火光泄。
田畴龟坼土鳞皴,海波鼎沸泉脉竭。
直疑天地作红炉,黄金可销石可裂。
年年三伏暑固隆,未有今番如此热。
兀坐浑如堕甑中,又类馀酲共羁绁。
支惰放肆倦举舒,舌呿莫持懒言说。
沾赐谁能玉井冰,消烦欲踏蓬婆雪。
农夫农妇有死者,道上行人多病暍。
边庭将士其奈何,铁甲铜盔汗流血。
愿祈甘雨洗炎歊,普为民心蠲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