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不可食,熟已过时败。
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
腥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
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
如蝇秽中育,还以臭为爱。
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
坑圊难久居,虫乎可为戒。
生物不可食,熟已过时败。
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
腥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
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
如蝇秽中育,还以臭为爱。
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
坑圊难久居,虫乎可为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望龄所作的《生诗十首》之一,以"慈无量集"为背景,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脚,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中通过描述食物从新鲜到腐败的过程,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无常。"生物不可食,熟已过时败"揭示了事物的自然规律,"生既嫌腥膻,败时仍臭秽"则表达了对生命终将衰败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指出,人们在享受美食时,往往忽视了其本质,"腥秽君所知,胡为强吞嘬",暗示人们不应过于贪恋短暂的感官享受。"水火幻味香,口鼻成灾怪"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追求带来的后果,如同蝇在污秽中滋生,反而以臭为美。
最后,诗人以"及其生子孙,居然臭秽内"警示世人,生命的延续并非永恒美好,"坑圊难久居",暗示生命的归宿,以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有所警戒。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