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
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
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
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
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
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
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
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名为《陈朴园大令乔枞属题其尊人恭甫前辈<鳌峰载笔图>》。诗中充满了对学问、师道和传承的深沉感慨。
首联“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诗人感叹于知识的流逝,以及在地方文献搜集上的艰辛努力。这里的“逝波”比喻知识的流失,而“乡邦文献”则是指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料。这两句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忧虑与对文献收集工作的敬意。
颔联“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匡衡、刘向、何晏、郑玄等人的典故,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未能完成前辈们未竟之业的遗憾,同时也对这些学者的学术成就表示了崇敬。
颈联“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这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学术研究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诗人认为,学术研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人格的完善。这里的“神返隐屏”可能指的是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专注与深入,“编传左海”则可能是对学术成果广泛传播的期待。
尾联“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诗人回顾了自己再次访问金鳌岫(可能是指某个学术圣地或前辈的居所)的经历,表达了对前辈教导的深深感激之情。这不仅是对过去学习经历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继续追寻知识、传承智慧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师道和传承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前辈学者的崇高敬仰。
壶天不夜,宝炷生香,光风荡摇金碧。
月滟冰痕,花外峭寒无力。
歌传翠帘尽卷,误惊回、瑶台仙迹。
禁漏促,拼千金一刻,未酬佳夕。
卷地香尘不断,最得意、输他五陵狂客。
楚柳吴梅,无限眼边春色。
鲛绡暗中寄与,待重寻、行云消息。
乍醉醒,怕南楼、吹断晓笛。
孔子道不行,时君目腐儒。
乱邦难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语,与此意何殊。
一木异舟楫,波涛宁可踰。
愤世有激尔,盖用警聋愚。
季路犹未达,而况他人与。
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区。
两脚倦远涉,局蹐西南隅。
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
兴发撑小艇,郁堙聊一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