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不行,时君目腐儒。
乱邦难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语,与此意何殊。
一木异舟楫,波涛宁可踰。
愤世有激尔,盖用警聋愚。
季路犹未达,而况他人与。
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区。
两脚倦远涉,局蹐西南隅。
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
兴发撑小艇,郁堙聊一舒。
孔子道不行,时君目腐儒。
乱邦难置足,遂欲九夷居。
更作乘桴语,与此意何殊。
一木异舟楫,波涛宁可踰。
愤世有激尔,盖用警聋愚。
季路犹未达,而况他人与。
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区。
两脚倦远涉,局蹐西南隅。
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
兴发撑小艇,郁堙聊一舒。
这首宋诗《乘桴亭》是郭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孔子之道在乱世中难以推行的感慨。首句“孔子道不行”直接点出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困境,接着描述孔子因时局动荡而选择远离中原,寓居九夷,这与“乘桴语”相呼应。诗人认为,即使像孔子那样提出乘桴浮海的设想,也只是对现实的无奈和警示,用来唤醒那些昏庸之人。
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身处战乱之中,只能在西南一隅艰难求生,对社会的混乱深感忧虑。“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最后,诗人借乘小艇出游,暂且排解心中的郁积,寻求片刻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孔子的典故,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批判和自我情感的抒发,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冲突。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
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
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
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
燕子不归来,风絮乱吹帘竹。
误文姬、凝望久,心事想劳频卜。
但门掩黄昏,数声啼鴂,又唤起、相思一掬。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
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
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
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
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
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频年送行客,酒罄诗不工。
最晚与君别,柰此百感丛。
岐山有鸣凤,雅颂移豳风。
于时二老生,出处海上同。
曹刘对匕箸,失色一语中。
明朝蜀江水,不与灞浐通。
人心起毫末,世故关鸿蒙。
乃知贫贱交,不下王霸功。
霜根宿病骥,云帆背蜚鸿。
秋水能隔人,白蘋况连空。
相从自束发,各去随转蓬。
今怀欣有合,后会苦未重。
鲈鱼直万钱,羊酪醅一钟。
愿君养盛年,我友半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