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叶叶拂僧窗。闪青釭。墨菊如烟,淡与影儿双。
吠星何处尨。梦中词笔小琤瑽。寄吴艭。
欲剪芙蓉,生恐负兰茳。不曾轻涉江。
林檎叶叶拂僧窗。闪青釭。墨菊如烟,淡与影儿双。
吠星何处尨。梦中词笔小琤瑽。寄吴艭。
欲剪芙蓉,生恐负兰茳。不曾轻涉江。
这首《鬲溪梅令·猠潓》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林檎叶叶拂僧窗”,开篇以林檎树叶轻轻拂过僧人窗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林檎树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僧人进行着无声的对话,传递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闪青釭。墨菊如烟,淡与影儿双。”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室内,青色的灯盏闪烁着微光,如同夜空中最温柔的星辰。墨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淡雅,其影子与花体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如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墨菊在灯光下的朦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吠星何处尨。”这一句则引入了犬吠的声音,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但这种声音并非来自远处,而是源于室内,一只名叫“尨”的犬在回应着夜空中的星星。犬吠声与星光形成对比,既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细致观察与感悟。
“梦中词笔小琤瑽。”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在梦中创作的情景,词笔如同玉石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既表现了创作时的灵感迸发,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寄吴艭。欲剪芙蓉,生恐负兰茳。”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要将心中的情感寄托于远方,如同想要剪取一朵芙蓉花,却担心辜负了兰花的香气。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
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
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
太守无限行歌意。拥麾幢、光动珠翠。
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
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
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壶影里。
宴阁多才,环艳粉、瑶簪珠履。
恐看看、丹诏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
缓引笙歌妓。任画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楼十二。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
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
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