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销沈不计年,支机谁复付张骞。
郁林试与归舟载,一见还应拜米颠。
海底销沈不计年,支机谁复付张骞。
郁林试与归舟载,一见还应拜米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必观在壬辰年春天到澎湖进行抚恤工作三个月后完成的事。诗中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首句“海底销沈不计年”,以“海底”象征历史的深邃与漫长,暗示时间的流逝难以计量,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接着,“支机谁复付张骞”一句,借用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暗喻历史人物的功绩与传说,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探索的思考。
“郁林试与归舟载”中的“郁林”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木材,这里借指珍贵的记忆或事物。诗人想象着将这些珍贵的记忆或事物装上归舟,寓意着将过去的美好时光带回家乡,或是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最后一句“一见还应拜米颠”,“米颠”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的别号,此处用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极度喜爱与敬仰。诗人说如果能再次见到,定会像米芾一样对其表示崇敬,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当年割据属英雄,楼观诚奢物产穷。
藩镇一归平削后,关河尽入照临中。
离宫此日号大壮,织杼无人歌小东。
全魏万家今乐业,衮衣惟恐迓周公。
春色愁边已不浓,眼开天地久阴中。
乱红杂下残花雨,暗绿兼飞弱柳风。
生计荒芜有酒盏,交期零落减诗筒。
多情惟有堂前燕,来往贫家与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