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龙图》
《题龙图》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古风

世人画龙得龙皮,叔也画龙得龙髓。

当其停手凝思时,青天飒飒生风雨。

却怪三夫不点睛,那知一日飞腾去。

(0)
鉴赏

这首诗《题龙图》由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通过对比世人与叔(指画家)在画龙技艺上的差异,巧妙地表达了艺术创作中“形”与“神”的关系。

首句“世人画龙得龙皮”,以“皮”比喻事物的表面特征或外在形象,指出一般人在绘画时往往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描绘,未能深入其精髓。接着,“叔也画龙得龙髓”中的“髓”则象征着事物的核心精神或内在本质,表明叔在绘画时不仅关注表象,更注重捕捉和表达对象的深层内涵。

“当其停手凝思时,青天飒飒生风雨”,描绘了叔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灵感涌现的情景。他停下手中的笔,凝神思考,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留下他与画布之间的交流。此时,天空似乎也被这份专注所触动,生出风雨,象征着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激荡与情感的释放。

然而,诗中也暗含了一丝讽刺:“却怪三夫不点睛”。这里的“三夫”可能是指那些未能抓住关键细节、未能赋予作品灵魂的画家。点睛之笔,即为画龙点睛,是传统中国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赋予作品生命与活力。诗中批评了那些仅停留在表面描绘而忽视内在精神的画家,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神似”而非“形似”的重要性。

最后,“那知一日飞腾去”则以龙的形象隐喻,表达了叔的画作最终将获得成功与认可,如同龙一般展翅高飞,寓意着艺术作品一旦触及人心深处,便能获得广泛的认可与流传。

综上所述,《题龙图》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探讨了艺术创作中如何超越表面,深入捕捉事物的内在精神,以及作品最终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赏。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过南安道中·其一

暑涂明发正愁予,伫立风檐气不苏。

拟戴星行方叱驭,谁驱雨至忽随车。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

早觉南来盐米贱,趁墟归去总欢呼。

(0)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其一

手疏宜归十,心知昨梦非。

鸿冥空费弋,鸥舞早知机。

风急推潮落,云闲剩雨归。

攀辕多少泪,海岸湿斜晖。

(0)

别留少微兼呈玉堂先生·其四

云麓先生坐山癖,脚头尚欠到罗浮。

藏山欲作千载计,试问书成可寄不。

(0)

惜分飞

钏阁桃腮香玉溜。困倚银床倦绣。双燕归来后。

相思叶底寻红豆。碧唾春衫还在否。

重理弓弯舞袖。锦藉芙蓉皱。翠腰羞对垂杨瘦。

(0)

昼锦堂.北城韩园即事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东风是处花柳。

步锦笼纱,依旧五陵台沼。

绣帘珠箔金翠袅,琐窗雕槛青红斗。频回首。

茶灶酒垆,春时几番携手。知否。人渐老。

嗟眼为花狂,肩为诗瘦。唤醒乡心,无奈数声啼鸟。

秉烛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输年少。归来好。

皈趁故园池阁,绿阴芳草。

(0)

品令

玉壶尘静。蟾光透、一帘疏影。偏爱水月楼台近。

画阑独倚,风度寒香阵。犹记曲江烟水恨。

叹凄凉谁问。夜深沙觜霜痕印。

嚼花拚醉,枝上春无尽。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