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听潮发,依微野望中。
霞明山吐月,江静水连空。
远岸嘶寒马,晴山叫断鸿。
莫挥杨子泪,岐路任西东。
旅客听潮发,依微野望中。
霞明山吐月,江静水连空。
远岸嘶寒马,晴山叫断鸿。
莫挥杨子泪,岐路任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驿站等待潮水到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首联“旅客听潮发,依微野望中”,开篇即点出主题,旅客在等待潮水的到来时,眺望着远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期待的氛围。这里的“潮发”不仅指自然界的潮汐现象,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起伏。
颔联“霞明山吐月,江静水连空”,进一步展开画面。霞光映照下的山峦仿佛在吐露着月亮,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江面的平静与天空的广阔相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颈联“远岸嘶寒马,晴山叫断鸿”,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远处的岸边,寒风中传来马匹的嘶鸣;晴朗的山间,大雁发出凄厉的叫声。这两句通过动物的声音,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季节感,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尾联“莫挥杨子泪,岐路任西东”,诗人以杨子泣别之典故,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但又鼓励人们面对离别时要坚强,因为人生的道路无论向西向东,都充满了未知与可能。这一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慰藉,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乍鸣琴蕉石,定香度,韵愔愔。
看欢喜岩高,净慈树古,翡翠开屏。穿云。
金轮句就,未中秋、先有撞钟人。
空谷迟迟暮响,游人落落晨星。西城。续报鼍更。
鸥梦峭,马蹄轻。杂山容水态,扉烟染紫,桥浪翻银。
飘灯。客船夜半,比寒山、得句几诗存。
可是僧敲饭后,休疑路入山阴。
翠拥千屏,红拖双桨,依约晚荷深处。
寄迹西湖,惯扁舟容与。
甚年年、听磬虚坛,观潮荒岸,未逐流花寻渡。
指顾云峦,忽峥嵘绢素。十里芦霜,白覆词仙宇。
知柳眼看尽,几风流张绪。语燕歌莺,谱当年金缕。
况逋仙、仙去从朝暮。丹青笔,留镇寺门清客暑。
唤起吟魂,听斋厨钟鼓。
赤柱山遥,黄堂人远,有缘天假相逢。
高谈鸿辩,武达又文通。
最是余生百战,七旬外、矍铄元戎。
群英会,飞凫五老,仙吏降庭中。
当年征戍事,支持病骨,黯淡军容。
看书生擒贼,伟烈丰功。
翰墨留题到处,诗楼上、许认泥鸿。
从今后,轻裘缓带,风度识羊公。
三五良宵,看云月澄鲜,幽辉盈抱。
羁旅无眠,愁思几番萦绕。
满园春水空濛,映翠竹、枝枝斜袅。
恰嘹喨、谁家入破,遥想小楼空悄。
因思天宝梨园队,有金雁、钿蝉绝妙。
更偷把、宁王玉笛,吹彻谁知道。
一自华清人散,缭垣外、閒花野草。
叹此生头白,天涯再听,伊凉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