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
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
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
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
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
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
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
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
此诗以苏轼刻盆石诗为韵脚,借物喻理,深具哲思。首句“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以“形而下”的万物比喻为子孙,强调万物皆有其根源,应当追溯本源。接下来“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则通过水与石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暗含着苏轼游戏人生的智慧。后两句“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则指出后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根源,提醒人们要深入理解事物。最后“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欣赏,并希望如同及时雨一般,滋润人心,传播正道。整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每忆可人陈太丘,不辞山路远追游。
清霜拂鬓鸡声早,白鹤横江月影浮。
岂为开樽无北海,虚闻悬榻待南州。
题诗兴尽空归去,回首梅花百尺楼。
睡起闻莺,卷帘微雨,黄昏递愁。
正青翰音断,离怀几摺,碧云暮合,千里双眸。
思发花前,人归雁后,误记归帆天际舟。
浑无据,但馀香绕梦,频到西楼。风流。翻是花雠。
谩长遣眉山翠不流。
想哀筝绕指,鸿移凤咽,残灯背泣,玉沁春柔。
夜月精神,朝阳微艳,何处瑶台轻驻留。
愁无际,被东风吹去,绿黯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