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司空神童》
《送司空神童》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

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kōngshéntóng
táng / wángjiàn

xìnghuātánshàngshòushūshífèizhōngtíngchèndiéfēi
ànxiějīngshōuzhì

chūniánsuìzhùshān
qiūtángbáixiānshēngbiéxiàngqīngjīnjiùbànguī

xiàngfèngchéngchíjiànbiǎowànréncóngyǒuguānghuī

注释
杏花坛上:指种满杏花的讲学之地。
授书时:授课的时候。
不废:不忘,不耽误。
中庭:庭院中间。
趁蝶飞:追逐蝴蝶,形容孩童的天真活泼。
暗写:默默学习、研究。
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书籍。
收部秩:整理归类,掌握知识体系。
初年:早年,这里指七岁时。
著衫衣:穿上学者的服装。
秋堂:秋季的学堂,引申为离别的场所。
白发先生:年老的老师。
别:告别。
古巷:古老的街巷。
青襟:学子的衣服,代指同学或朋友。
独向:独自前往。
凤城:古代对京城的美称,这里指京城。
持荐表:手持推荐信,指带着推荐自己的文书。
万人丛里:众人之中。
光辉:因才华或成就而闪耀。
翻译
在杏花环绕的讲坛上授课时,也不忘在庭院中追逐蝴蝶的欢乐。
暗暗地研读五经并整理归类,年仅七岁便开始穿着学士的衣裳。
在秋日的讲堂上与白发苍苍的先生告别,回到古老巷弄里与昔日的同伴重聚。
独自前往京城呈上推荐信,万众之中因才华而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其光明前途的赞美与期待。开篇“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两句,勾勒出一幕生动的画面:在杏花盛开的平台上,少年神童正在接受老师的教诲,即使是在这样温馨美好的春日,也不忘勤奋学习,追逐着中庭里的蝴蝶,象征着学问无止境。紧接着,“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两句,则透露了神童的才华横溢,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读五经,并且能够穿上成人之衣,显示出他的早慧与成熟。

中间,“秋堂白发先生别,古巷青襟旧伴归”两句,描绘了神童告别师长和老朋友的场景。这里的“秋堂”指的是学校或书房,"白发先生"则是对年迈老师的尊称,而“古巷青襟”则是一种怀旧的情感,表达了对于过往时光的留恋。

结尾,“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两句,则展现了神童赴任之际,独自一人前往凤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朝廷所在地),手持推荐表,预示着他即将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神童的才华与未来,还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画面。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发会同馆

一持天子节,兹喜去龙庭。

大漠夜犹白,寒山春不青。

峰多常蔽日,地绝欲回星。

同类惟所适,鸣镳毋暂停。

(0)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忽觉宫车晚,乘云御帝乡。

空馀群玉殿,不奏万年觞。

白发孤臣泪,黄尘九陌荒。

返虞歌未断,陵柏已苍苍。

(0)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六太上皇后阁

复道青槐合,雕盘碧李新。

百灵扶绣户,不假艾为人。

(0)

宫词·其九

临明一阵梨花雨,梦隔珊瑚斗帐明。

后苑乐声催引驾,春衫初试觉身轻。

(0)

宫词·其十二

内苑宫人学打球,青丝飞控紫骅骝。

朝朝结束防宣唤,一样珍珠络辔头。

(0)

宫词·其十四

新学琵琶曲破成,仙韶第一已知名。

朱弦未落黄金拨,玉腕先闻动钏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