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
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
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
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
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
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
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
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初现、自然景观与心灵世界交融的美丽画面。开篇“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时分,乘舟远眺桃源山的情景,船只因为水流的阻挡而行进缓慢。接下来的“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于世俗纷扰、虚幻无常之事的超脱态度。
中间两句“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在宁静的山谷中,一棵古老参天的大松树和偶尔传来的鹤鸣声,让人感到心灵得以净化。
末尾两句“更谢暮霞怜惜别,满坡红影照峥嵘”则是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景致表示不舍,以及夕阳余晖下的桃源山坡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光,映衬出山势的起伏,这一切都让人留恋。
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拜,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张咏在这首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宁静的桃源仙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灵山妙境,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分忧馀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
綵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几丛。
若问骚人何处所,门临寒水落江枫。
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朝来烟雨重,天与平田接。
轻风更萧萧,清快绕我睫。
开扉觅高岭,没若隔世劫。
不见苍翠颜,徘徊坐支颊。
农夫一何乐,群辈聚稠叠。
移秧塞塍圈,狼籍衣不摄。
諠阗交野语,蹲踞就晨馌。
台笠映扉蓬,端能胜经笈。
人生慕温饱,万趣归一惬。
何必少髭颏,区区羡长鬣。
吾村有荒圃,吾屋葺未辍。
早晚画度全,方将事农业。
耕耘党既入,歌笑声可蹑。
虽欲著新书,无妨理锹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