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词·其一》
《杂词·其一》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旅况离情倍黯然,绮寮东向碧梧前。

西风黄叶经三落,明月中秋好再圆。

凤吹迢遥秦苑里,天香消息楚台边。

昨宵一梦分明甚,梦见佳人事管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居他乡时的离愁别绪,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旅况离情倍黯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远离家乡的旅途中,离别之情更加沉重,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氛围。

“绮寮东向碧梧前”一句,以绮寮(华丽的楼阁)为背景,向东望向碧绿的梧桐树,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西风黄叶经三落,明月中秋好再圆”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更迭来表达时光的流逝和对团圆的渴望。西风吹落的黄叶,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而中秋明月的再次圆满,则寄托了诗人对团聚的期盼和美好愿望。

“凤吹迢遥秦苑里,天香消息楚台边”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凤吹和天香,分别在秦苑和楚台这两个地点出现,既增添了浪漫色彩,也隐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一句“昨宵一梦分明甚,梦见佳人事管弦”,直接表达了诗人昨晚的一场梦境,梦中与心爱之人相聚,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这一梦境不仅加深了对亲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风流子

河梁携手别,临歧语,共约踏青归。

自双燕再来,断无音信,海棠开了,还又参差。

料此际,笑随花便面,醉骋锦障泥。

不忆故园,粉愁香怨,忍教华屋,绿惨红悲。

旧家歌舞地,生疏久,尘暗凤缕罗衣。

何限可怜心事,难诉欢期。

但两点愁蛾,才开重敛,几行清泪,欲制还垂。

争表为郎憔悴,相见方知。

(0)

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0)

儿归行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暮为禽鸟飞。

故居不得返,深林安可依。

此身寂寞已如此,我母在家应忆子。

子今岂不思其亲,空有旧心无旧身。

儿归儿不归,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覆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篪。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鉴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颜,儿归摧痛伤心肝。

(0)

山居·其二

屋架数椽临水石,门通一径挂藤萝。

自缘此处宜投老,饶得溪云早晚过。

(0)

升平词十首·其七

品物尽昭苏,神功复帝谟。

他时应有寿,当代且无虞。

赐历通遐俗,移关入半胡。

鹪鹩一何幸,于此寄微躯。

(0)

京中客舍闻筝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

当时向秀闻邻笛,不是离家岁月深。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