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水流潺潺,渔舟鼓枻迷溯沿。
溪穷路尽恍何处,桃花烂漫蒸川原。
花间邑屋自连接,云外鸡犬声相喧。
衣裳不同俎豆古,见客惊怪争来前。
杀鸡为黍持劝客,借问世上今何年。
自从秦乱避徭役,子孙居此因蝉联。
不知汉祖以剑起,况复魏晋称戈鋋。
慇勤留客不肯住,落花流水空依然。
渊明作记真好事,世人粉饰言神仙。
我观闽境多如此,峻溪绝岭难攀缘。
其间往往有居者,自富水竹饶田园。
耄倪不复识官府,岂惮黠吏催租钱。
养生送死良自得,终岁饱食仍安眠。
何须更论神仙事,只此便是桃花源。
武陵溪水流潺潺,渔舟鼓枻迷溯沿。
溪穷路尽恍何处,桃花烂漫蒸川原。
花间邑屋自连接,云外鸡犬声相喧。
衣裳不同俎豆古,见客惊怪争来前。
杀鸡为黍持劝客,借问世上今何年。
自从秦乱避徭役,子孙居此因蝉联。
不知汉祖以剑起,况复魏晋称戈鋋。
慇勤留客不肯住,落花流水空依然。
渊明作记真好事,世人粉饰言神仙。
我观闽境多如此,峻溪绝岭难攀缘。
其间往往有居者,自富水竹饶田园。
耄倪不复识官府,岂惮黠吏催租钱。
养生送死良自得,终岁饱食仍安眠。
何须更论神仙事,只此便是桃花源。
这首《桃源行》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诗中开篇以武陵溪水潺潺起兴,引出渔舟鼓枻,描绘出一幅宁静悠远的画面。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到溪流尽头的桃花烂漫,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引人入胜。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桃花源内的景致:花间屋宇相连,云外鸡犬相闻,展现出一种和谐而自然的生活状态。
进一步,诗人通过“衣裳不同俎豆古”这一细节,巧妙地揭示了桃花源内居民与外界的不同,以及他们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态度。在与客人的交流中,他们以淳朴的热情款待,询问外界的时事,却对“神仙”之事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反映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对超自然世界的淡泊。
最后,诗人感慨于桃花源的隐逸生活,认为无需再谈论虚幻的神仙之事,因为这里就是真正的桃花源。全诗通过对桃花源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雪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即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请学长不死。
风弄芦帘掩复开,闭门一室此徘徊。
故人难望扁舟至,远信谁凭驿使回。
窗外不知飞霰集,坐中只觉暗香来。
新诗亟报春消息,不待天边看斗魁。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