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边瑶草洞中花,细水流春带碧沙。
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读《南华》。
涧边瑶草洞中花,细水流春带碧沙。
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读《南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涧边瑶草洞中花”开篇,瑶草与洞中花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又暗含了隐逸之士的生活情趣。接着,“细水流春带碧沙”一句,通过细腻的水流和碧绿的沙石,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
“昨夜山中酒初熟”则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为生动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在山中度过了一段悠闲自在的时光,享受着自然馈赠的美酒。而“道人不暇读《南华》”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不忘内心的平静与精神的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情怀和哲理思考。
一卷参同契,读书破万行。
测天知朒朓,吹律叶宫商。
河洛千秋秘,韬钤百技长。
先生能啖荠,老友许联床。
忽下门人泪,何来御史狂。
含沙多鬼蜮,昭祸岂文章。
风雨孤舟别,江湖去国忙。
难忘萧寺语,长恸道州亡。
斗酒空山酹,遗编败箧藏。
不孤属吾道,小谪亦何妨!
有子称同调,何人吊故乡。
九原应一慰,两字迪功郎。
马上琵琶,谁则愿、画图生色。
何况有、五津烽火,三秦城阙。
思在洛阳应奋起,眠过白下曾欹侧。
肯夜深、留客斗枯棋,茶烟歇。绵上恨,难磨灭。
汉宫事,有人说。枉古今龙战,玄黄共血。
独鹤初归云万里,群莺乱舞春三月。
怕石泉、槐火迫人来,驹光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