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编修师见示诗二章·其一》
《答编修师见示诗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静气宜山兰,晓有露光泫。

天瀣沃枯肠,不资石铫荈。

誓邀云中君,密地致缱绻。

怜此短带垂,手皲苦难撚。

爱人无溢誉,相厉抑何謇。

俯照古井波,在绳愧虚甗。

远云揭层翳,寒绿削秋巘。

如得玉鲫胶,凉我病热眼。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事的复杂心境。开篇“静气宜山兰,晓有露光泫”,以清晨山中兰花的静谧之美,象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露珠的晶莹映射出晨光的温柔,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视。

“天瀣沃枯肠,不资石铫荈”一句,通过天上的露水滋养干涸的心灵,却无法满足对茶的渴求,隐喻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物质享受之间的落差,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誓邀云中君,密地致缱绻”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挣扎,试图在内心深处寻找慰藉。

“怜此短带垂,手皲苦难撚”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痛苦,短带垂落,手部因劳作而皲裂,难以自如操作,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爱人无溢誉,相厉抑何謇”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挚情感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对社会上浮夸赞誉的反感,强调了真诚与实际的重要性。

“俯照古井波,在绳愧虚甗”则是对自我反省的体现,诗人如同俯视古井中的倒影,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感到惭愧。

“远云揭层翳,寒绿削秋巘”描绘了远方云雾缭绕,遮蔽了山峦的景象,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复杂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纯净的向往。

“如得玉鲫胶,凉我病热眼”最后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心灵的清凉与治愈,如同得到珍贵的鱼胶,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躁与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书王明府家庆

几年戎马怅分飞,此日君恩赐独归。

张掖寒云行处满,鲁城霜雁别来稀。

西江买棹寻花县,南国趋庭换绿衣。

官满他年应昼绣,吴门乡树碧依依。

(0)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其二

酒尽沙头白玉瓶,海云关树远行经。

孤舟落叶丹阳渡,残笛秋风白下亭。

三楚人烟天外小,六朝山色雁边青。

怜君此去应观国,行听韶音到广庭。

(0)

与连川吴彦器夜酌

延陵才子旧知名,今日应怜好弟兄。

客里襟期疑是梦,天涯萍水况多情。

清秋一叶琴中落,黄菊孤尊月下倾。

倾盖相逢还又别,不堪江上断鸿声。

(0)

和林孔逸见寄之作

淮阴漂泊叹王孙,生事萧条一剑存。

春草閒堂思旧业,暮云孤馆寄荒村。

月明野寺同栖鹤,落叶寒山听断猿。

倾盖相逢谁似者,且陪歌舞倒芳樽。

(0)

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0)

挽雪舟炼师·其二

城西庵里托空衣,无复扁舟到武夷。

壁上梅花空故物,水边茅屋认题诗。

骑驴张果游何处,放鹤林逋几时。

耆旧凋零交谊少,秋风吹老北山芝。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