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这首元代卢琦的《愁》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愁绪的深沉与绵长。首句“来何容易去何迟”,形象地刻画了愁绪难以捉摸,既难以产生又难以消散的状态。"半在心头半在眉"进一步强调愁绪的无处不在,仿佛刻在人的心头和眉宇之间。
接下来的两句,“门掩落花春去后,梦回残月酒醒时”,通过春天落花和梦中残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表明愁情往往在孤独的夜晚和逝去的春光中更为强烈。诗人运用比喻,将愁比作“浓如万斛连天雾”和“乱似千寻惹地丝”,极言愁绪之深重和纷乱。
最后两句“除却五侯歌舞地,寻常何处不相随”,表达了愁绪并非富贵权贵专享,而是普通人的日常情绪,几乎无处不在,深化了愁的主题。整首诗以愁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愁绪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青灯知有喜,花发满堂红。
宝饼攒金蚁,琼钗缀玉虫。
根非滋夜雨,蕊不绽春风。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燄凝中夜露,烬落五更钟。
蟾桂光无比,冰花巧不同。
无香开瑞瓣,有燄似珍丛。
鹊噪欢娱定,蛛丝信息通。
今宵真有感,好事喜相逢。
不假金乌照,应非玉斧工。
草虫空乱树,野燐谩枮蓬。
蛾至浑疑蝶,蛟飞不是蜂。
酒亲思杜老,诗咏忆韩公。
不昧本来者,孤光曜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