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愁》
《愁》全文
元 / 卢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0)
注释
窗涵:窗棂,窗格子。
连天草:王维《出塞作》有“白草连天野火烧”句。
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帀地丝:遍地的丝绳。
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称五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翻译
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
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月满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独淹留。
似一望无边的野草,风连浪续,细软轻柔;像一团绕地的乱丝,纠缠凌乱,无尾无头。
除了权势人家,谁能无虑无忧?看人世问时时处处,无论哪里都有忧愁!
鉴赏

这首元代卢琦的《愁》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愁绪的深沉与绵长。首句“来何容易去何迟”,形象地刻画了愁绪难以捉摸,既难以产生又难以消散的状态。"半在心头半在眉"进一步强调愁绪的无处不在,仿佛刻在人的心头和眉宇之间。

接下来的两句,“门掩落花春去后,梦回残月酒醒时”,通过春天落花和梦中残月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表明愁情往往在孤独的夜晚和逝去的春光中更为强烈。诗人运用比喻,将愁比作“浓如万斛连天雾”和“乱似千寻惹地丝”,极言愁绪之深重和纷乱。

最后两句“除却五侯歌舞地,寻常何处不相随”,表达了愁绪并非富贵权贵专享,而是普通人的日常情绪,几乎无处不在,深化了愁的主题。整首诗以愁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愁绪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卢琦
朝代:元   字:希韩   号:立斋   籍贯:惠州

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其一

乱山深处。雪拥溪桥路。晓日乍明催客去。

惊起玉鸦翻树。翠衾香暖檀灰。一枝想见疏梅。

凭仗东风说与,画眉人共春回。

(0)

浣溪沙·其十一戏简宇文德和求相香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沈春透露华鲜。

心清无暇数龙涎。

乞与病夫僧帐座,不妨公子醉茵眠。

普熏三界扫腥膻。

(0)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其二榴花谷

公如谢傅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

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

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0)

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庵荔子之集二首·其二

客去云俱散,山空月正圆。

不参藤树句,自透竹庵禅。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直须陪叔季,急佐中兴年。

(0)

游庐山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

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0)

灯花联句

青灯知有喜,花发满堂红。

宝饼攒金蚁,琼钗缀玉虫。

根非滋夜雨,蕊不绽春风。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燄凝中夜露,烬落五更钟。

蟾桂光无比,冰花巧不同。

无香开瑞瓣,有燄似珍丛。

鹊噪欢娱定,蛛丝信息通。

今宵真有感,好事喜相逢。

不假金乌照,应非玉斧工。

草虫空乱树,野燐谩枮蓬。

蛾至浑疑蝶,蛟飞不是蜂。

酒亲思杜老,诗咏忆韩公。

不昧本来者,孤光曜太空。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