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
梦中倾寿酒,堂下著斑衣。
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
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
梦中倾寿酒,堂下著斑衣。
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
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诗人王禹偁在这首《除夜寄罗评事同年(其二)》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除夕之夜与友人的共鸣时刻。"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无限思念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共同回忆,这里的“天涯”象征着遥远的地理距离和心灵的深处。
梦境中的“倾寿酒”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狂欢,而“堂下著斑衣”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点滴温暖的捕捉,这里的“斑衣”或许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人间的情意。
"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中,“腊雪”指的是年末的雪,诗人以此比喻时间的流逝,而“通宵舞”则表达了一种放纵与自在。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可能暗含着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精神。
最后,“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是诗人心中的一处风景,也象征着一段旅途。这里的“更堪”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忧虑,而“愁思倍依依”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整首诗通过梦境、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传递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时间与空间的穿越,更是对人间真挚情感的赞颂。
蠡道千盘,孤亭在、江心矗峙。寥天阔、四围云水。
林翠静从栏槛落,幽峦峭共楼台倚。
数归帆、无数夕阳明,微风起。襟袖润,空漾里。
歌啸发,樽晷底。剔苍苔遗碣,手扪残字。
宝墨苍凉罍旧渺,白波浩荡浮生寄。
访灵踪、吾欲结茅庵,从兹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