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
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
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
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
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这首诗《读刘禹锡金陵怀古》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对刘禹锡原作《金陵怀古》的解读与再创作,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英雄豪情的独特见解。
首句“王浚楼船下益州”,借用了王浚率领大军南下的典故,暗喻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同时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感慨。接着“金陵怀古独称刘”一句,点明了主题是怀念金陵,而“独称刘”则强调了刘禹锡在这方面的独特贡献和深远影响。
“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铁锁沉入江底象征着防御的坚固,而“百万龙骧上石头”则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勇猛和气势,将历史的壮阔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群公皆阁笔意味着其他文人墨客都停止了创作,以示对刘禹锡作品的敬重;“功成二子莫为雠”则是对英雄之间应相互尊重、不应结怨的呼吁,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处、尊重历史的态度。
最后,“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两句,以自然景观的永恒不变,反衬出历史的短暂与变幻无常,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与期待。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注。
两水各西东,中央此天柱。
昨夜雪嵯峨,长城万峰聚。
眩光鸟雀静,构相龙虎踞。
㠝岏露空隙,是水湍行处。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群峰列玉屏,神工施斧锯。
不见马牙山,呼风作哮怒。
洪流带郭,平芜纡辔,南陌乍染浓碧。
斜阳浅映城闉处,犹认乱鸦催暝,飞燕愁夕。
葵麦参差春色老,好料理、江湖归楫。
恰难忘、载酒经过,寂寞子云宅。
谁信苍梧路阻,凭将心事,唤醒西京铜狄。
罾蛟潭底,拜鹃林下,此意无人知得。
向西风捣麝,吹起香尘遍今昔。
铃声紧、别愁如海,旷野星稀,苍凉歌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