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记到君家,粉壁经梅写影斜。
何日竟移东阁树,今朝看尽北枝花。
古来真梦本难辨,老至丹青自有加。
画笔一枝传子女,闲情犹寄碧窗纱。
昔年曾记到君家,粉壁经梅写影斜。
何日竟移东阁树,今朝看尽北枝花。
古来真梦本难辨,老至丹青自有加。
画笔一枝传子女,闲情犹寄碧窗纱。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敬所作,名为《新正诣梅叟家漫题》。诗中描绘了诗人往访友人梅叟家时,对梅花的欣赏与感慨。首句“昔年曾记到君家”,回忆起过去造访的情景,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接着“粉壁经梅写影斜”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映照在墙壁上的倒影,光影交错,富有画面感。
“何日竟移东阁树,今朝看尽北枝花”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希望能在某个时刻将这美景移植到自己的东阁,让其四季常开。然而,现实中的“今朝看尽北枝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古来真梦本难辨,老至丹青自有加”两句,诗人借梅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如梦境般难以分辨其真伪,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会有所提升。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艺术价值,也寓含了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
最后,“画笔一枝传子女,闲情犹寄碧窗纱”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绘画将这份美好传递给后代,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友情、艺术、人生哲理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