棽丽彩仗出郊陈,迎到边城第四春。
长吏心闲民力暇,不妨同作踏青人。
棽丽彩仗出郊陈,迎到边城第四春。
长吏心闲民力暇,不妨同作踏青人。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时节,官民同乐的情景。诗中“棽丽彩仗出郊陈”一句,以“棽丽”形容彩仗之繁盛,展现出新年庆典的热闹与喜庆。“迎到边城第四春”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边城在新年的第四年迎来了这一盛事,强调了庆典的连续性和地方特色。“长吏心闲民力暇”描绘了官员们心情愉悦,百姓生活富足,没有劳役之忧,为庆典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不妨同作踏青人”则表达了官民共享欢乐,共同参与踏青活动的美好画面,体现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代边城新年庆典的盛况及其背后的社会和谐与人民的喜悦之情。
狂痴不省生有涯,俯仰五十良可哀。
一生到此小结束,置我何等犹疑猜。
读尽旧史不称意,意有新世容吾侪。
自怜伎俩止于此,聊借结习藏形骸。
高楼倚天送白日,遗世傥是丈夫魁。
声销影灭夕可死,万一不死能重来。
鼓行更出背水陈,谁肯作此穷安排?
朋辈醵饮情可感,严侯有作惊雄才。
一闻楚歌气欲尽,何异垓下悲重围。
老夫恨不学,无术返童幼。
儿曹能自前,奚翅与我寿。
啬翁无穷意,岁月苦难究。
迟迟出定论,晚子殆天授。
自吾见怡祖,喜子劲在后。
不愁强弩末,再厉端可彀。
晚烟新月作,思致绝隽秀。
家学不独诗,风气果已就。
高楼先生耽苦吟,廿年来往江之浔。
何曾梦见烟瘴地,蛮荒一落颜为黔。
连城三月脱鬼手,龙州还对山崎嵚。
边关形如马振鬣,戍卒状似猿投林。
风情收拾付隔世,坐觉老大来相侵。
岂无春花与秋月,路绝不到诗人心。
终年望饟数不至,欲和乞食谁知音?
此人此地宁足爱,庙堂用意殊难寻。
天高非高海非深,平生诗人岂不贵,何以卑我空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