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石城来,曾过清溪否。
我家傍清溪,门前数株柳。
君从石城来,曾过清溪否。
我家傍清溪,门前数株柳。
这首诗《遇乡人》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方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一位来自石城的乡人的偶遇情景,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君从石城来”,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这位乡人的来历,石城作为背景,暗示了其与诗人的距离和差异。接着,“曾过清溪否”一句,既是对过往经历的询问,也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因为清溪是连接诗人与故乡情感纽带的一部分。
“我家傍清溪,门前数株柳。”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家乡的景致,清溪环绕,柳树成荫,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此处不仅勾勒出家乡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与乡人的偶然相遇,触发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在短短四句中,诗人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
飞泉撼琳球,群山高崔嵬。
中有古道场,紫烟笼观台。
石门不施关,荣辱自不来。
霜钟鸣万壑,日出山雾开。
老僧挈筠篮,上山拾羹材。
归煮南涧水,至味谢盐梅。
食饱不下床,法身充九垓。
破衲一甲子,云閒与徘徊。
我欲吐情语,铭之古岩隈。
云切戒多事,勿听龙作媒。
为雨非不佳,世间多尘埃。
预恐为雨罢,归来污苍苔。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