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米行》
《海米行》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海边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荠。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

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妇女采集海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诗中的“海米”并非普通的植物,而是海边特有的食物资源,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利用。

首句“海边有草名海米”,简洁地点明了主题,将读者引入到海边的特定场景中。接着,“大非蓬蒿小非荠”通过对比,强调了海米的独特性,既不同于常见的蓬蒿,也不同于荠菜,暗示其在海边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掇仍于海中洗。”生动地展现了妇女们在白天集体劳作的情景,她们不仅采集海米,还要将其清洗干净,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细致。通过“昼作群”和“海中洗”两个细节,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海边生活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归来涤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描述了妇女们回家后,用松枝烧火煮饭的情景。这一过程虽简单,却饱含着生活的智慧与勤劳。通过“充朝饥”一词,突出了食物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劳动人民生活的朴素与坚韧。

“莫辞苦涩不下咽,性命聊假须臾时。”表达了即使食物再苦涩,也要坚持食用以维持生命的无奈与坚韧。这种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是劳动人民面对困难时的真实写照。

“皇天不仁我当死,况乃催科急如矢。”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官府催租催税的严苛,使得他们时刻处于生死边缘。这种社会现实的揭露,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来牟拟作日月期,欲保馀生更徯尔。”表达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生活艰难,但仍对未来抱有憧憬,希望能够安稳度过余生。这种对未来的向往,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与追求。

最后,“呜呼弃止不复陈,椎牛酣酒何为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冷漠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反思社会的公正与人性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海边妇女采集海米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与坚韧,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与对未来的渴望。诗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使这首《海米行》成为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浩歌行

黄金何以藏岩山,珠玉何以捐湖泉。

重华所宝不在此,金珠自在山泉间。

不事采求贵异物,曰藏曰捐岂不然。

晋武焚雉裘,羊车驾末年。

贞元明诏却瑟瑟琼林,大盈乃计锱铢焉。

不恒其德饰观听其究,鲜不笑柄千秋传。

重华非藏亦非捐,慎莫误会陆贾萹。

(0)

三月晦宿长平驿偶成二首·其二

笼烟古驿柳依依,贾令池台今是非。

傍晚停车来住宿,刻成遮莫送春晖。

(0)

济南病中杂诗·其四

志怪心犹喜,谈经气已平。

遥寻海上客,长谢鲁诸生。

识字真多累,为儒例合轻。

未应伏皂马,犹作夜深鸣。

(0)

送陈理堂学博归江南·其四

欲换头衔爱冷官,如君无意得来难。

醉时欲碎珊瑚树,醒后仍餐苜蓿盘。

但去莫嫌经舍窄,就中差觉宦途宽。

江山诗酒须行意,好为师儒一洗酸。

(0)

移家来京师·其四

江乡愁米贵,何必异长安。

排遣中年易,支持八口难。

毋须怨漂泊,且复话团圞。

预恐衣裘薄,难胜蓟北寒。

(0)

题故都督传示容生

戊子翻城事可哀,最怜故督是奴才。

已成负国谁辞咎,浪欲归朝竟致灾。

岂有遗民俱不考,妄将大节漫相推。

桂林残史犹堪证,曾受襄平封册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