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移家来京师·其四》
《移家来京师·其四》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江乡愁米贵,何必异长安。

排遣中年易,支持八口难。

毋须怨漂泊,且复话团圞。

预恐衣裘薄,难胜蓟北寒。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移家来京师》组诗中的第四首。黄景仁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自己迁居京城后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感受。

首联“江乡愁米贵,何必异长安”,诗人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与对京城生活成本高昂的感慨。故乡虽好,但迁移至京城,生活成本的增加却让诗人感到无奈,似乎在问自己,为何非要离开熟悉的环境来到这里。

颔联“排遣中年易,支持八口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年时期,本应是人生经历丰富、处理问题较为游刃有余的阶段,但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的重担,对于诗人来说却异常艰难。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与责任的双重考验。

颈联“毋须怨漂泊,且复话团圞”,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不易,他选择不抱怨漂泊的艰辛,而是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寻找生活的乐趣与意义。这种情感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尾联“预恐衣裘薄,难胜蓟北寒”,诗人预见到京城冬季寒冷,担心衣物不足以抵御严寒。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担忧,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与细心。通过这一联,诗人将个人的忧虑与对家庭的关怀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与承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化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迁居京城后的复杂心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平衡与希望的努力。黄景仁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广泛的人文价值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钱方言岩仲之泰尉尤溪二首

莫作寻常一尉看,斯人能大所居官。
才高不数麒麟楦,气盛曾排虎豹关。
初筮事人须以直,有心及特莫辞难。
此行有一为君贺,刺史贤如元次山。

(0)

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

昨依绿水芙蓉幙,得傍华堂萱草阴。
座识裳蒙眄异常,羹余分颍念恩深。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0)

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

一第垂三纪,卿评占得多。
生涯似韦布,谈笑试弦歌。
夏校士师道,春台民饮和。
政成行奏最,好去立言坡。

(0)

送莆守赵孟坚汝固可舶温陵

郡不见有唐元结守舂陵,湘湖一道盗纵横。
独元所治一无犯,镇抚孤壘如金城。
又不见祁公曾作乾州牧,移镇凤翔何迅速。
两州这民境上争,先把州麾后钧轴。
使君来莆全似元,精明旗帜辕门。
威风惠雨相劘拂,鼠辈不敢闯吾藩。
使君去莆仍似杜,堆镫遮留喧道路。
吾莆赤子方有依,泉何为者争吾父。
我将软语劳莆人,此地半与泉为邻。
刁斗相闻邹近鲁,瘠反不比越视秦。
使君风采压人望,莆亦倚泉为保障。
渠魁缚致藁街前,四野腥膻行涤荡。
长淮以北多风埃,社稷正倚经纶才。
出平西贼入衮绣,一韩一池何人哉。
书生自顾老无力,涌从公取俘馘。
愿将诗颂纪中兴,浓墨大字书浯石。

(0)

送笋菰与方德润大琮石史遥求霜毫

玉版丰标清更臞,紫姑道味颇甘腴。
遣渠问讯紫薇老,后省厨供有此无。

(0)

用韵简黄元辅二首

发今如此不重青,醉后长歌折槛行。
老去一寒甘忍死,古来几士得全名。
稻畦蔬圃间中乐,药禁薇阶膜外荣。
所见略同君与我,不妨官小得人轻。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