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最苦。只怜共影形,空阶閒步。
京国酒痕,忆煞春风瀛洲路。斜街几度寻朱户。
共诉与、蟾光三五。那知今日,真成两地,恨天难补。
魂与。重来有约,又凉到水殿,许侬重住。
更把客衣,莫似微尘轻吹去。游踪浓胜桃花坞。
正莫辨、谁宾谁主。菱歌传入潇湘,小名认取。
多情最苦。只怜共影形,空阶閒步。
京国酒痕,忆煞春风瀛洲路。斜街几度寻朱户。
共诉与、蟾光三五。那知今日,真成两地,恨天难补。
魂与。重来有约,又凉到水殿,许侬重住。
更把客衣,莫似微尘轻吹去。游踪浓胜桃花坞。
正莫辨、谁宾谁主。菱歌传入潇湘,小名认取。
这首《绛都春》由清代诗人杨葆光所作,情感深沉,词意缠绵。开篇“多情最苦”,直接点明了主题,多情之人往往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接下来,“只怜共影形,空阶閒步”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凄美的画面,主人公独自在空旷的台阶上徘徊,心中满是思念之情。
“京国酒痕,忆煞春风瀛洲路。”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现实中的孤寂与回忆中的繁华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斜街几度寻朱户,共诉与、蟾光三五。”通过寻找旧日的门扉,试图与过去的美好时光再次相遇,但只能在月光下倾诉心声,暗示了无法挽回的遗憾。
“那知今日,真成两地,恨天难补。”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即使天地可补,也无法弥补今日的分离之痛。接下来,“魂与。重来有约,又凉到水殿,许侬重住。”虽然心中有重逢的约定,但现实却如同秋水般冰冷,让人难以实现愿望。
“更把客衣,莫似微尘轻吹去。”这里以“客衣”象征离散,希望它不会像微尘一样轻易被风吹散,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最后,“游踪浓胜桃花坞。正莫辨、谁宾谁主。”桃花坞的美景虽好,但主人公的心境却难以分辨,是宾是主,皆是迷茫与困惑。
“菱歌传入潇湘,小名认取。”结尾处,通过远处传来的小调,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在远方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