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
行到浔阳江口望,应怜秋色故园多。
长河南下水曾波,吴楚青山枕上过。
行到浔阳江口望,应怜秋色故园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张洪阳学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与离别的哀愁。
首句“长河南下水曾波”,以“长河”开篇,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一条延绵不绝的大河边,河水波光粼粼,暗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程,前往南方。次句“吴楚青山枕上过”,将视线转向远方,青山连绵,仿佛是友人即将穿越的山脉,隐喻着旅途的遥远和艰难。这两句通过“水”与“山”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含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
第三句“行到浔阳江口望”,进一步聚焦于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浔阳江口,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转折点,也是情感上的交汇处。友人在此停留,回望来时路,心中涌起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应怜秋色故园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感受到家乡的秋色之美,以此慰藉离别之苦,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明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红粉苔墙。
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
何人斗巧,运紫檀、翦出蜂房。
应为是、中央正色,东君别与清香。
仙姿自称霓裳。
更孤标俊格,非雪凌霜。
黄昏院落,为谁密解罗囊。
银瓶注水,浸数枝、小阁幽窗。
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
声转辘轳闻露井。
晓引银瓶牵素绠。
西圆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
宝猊烟未冷。
莲台香蜡残痕凝。
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
月枕横钗云坠领。
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
昼长欢岂定。
争如翻作春宵永。
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