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凉风厉,灏灵发清商。
井梧一以堕,昼短夜渐长。
嗷嗷过鸣雁,唧唧乱啼螀。
自起步中庭,夕露沾我裳。
沾裳岂足惜,感时空彷徨。
秋高凉风厉,灏灵发清商。
井梧一以堕,昼短夜渐长。
嗷嗷过鸣雁,唧唧乱啼螀。
自起步中庭,夕露沾我裳。
沾裳岂足惜,感时空彷徨。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拟古(其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秋高凉风厉”展现了秋季的高爽与凉意,"灏灵发清商"则借用了古代对秋季节气"清商"的称谓,暗示时光流转。接下来,"井梧一以堕"描绘了秋风吹落梧桐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昼短夜渐长"进一步强调了季节转换,白天变短,夜晚拉长,给人带来寂寥之感。"嗷嗷过鸣雁,唧唧乱啼螀"通过大雁的哀鸣和蝉虫的叫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诗人步入庭院,"夕露沾我裳",这不仅是实写露水打湿衣裳,也寓含了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最后两句"沾裳岂足惜,感时空彷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意识到个人在宇宙时间面前的渺小,流露出一种迷茫和徘徊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光的深深思索。
官满载琴书,乘春入上都。
烟波离远岸,桃李发中途。
俸薄尊常浅,诗清道太孤。
登朝无恨晚,未有白髭须。
参禅无悟处,如何得安乐。
置之空劫前,即为空劫缚。
任运日用中,拶著无不错。
懵然百不理,奈此一络索。
勇猛积勋修,翻成大过恶。
端坐审思惟,不如更行脚。
东山老病汉,闻之为喜跃。
愿尔发足时,出门便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