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骤雨忽兼风,歇马曾留此寺中。
今日来归复如此,始知事有偶然同。
去时骤雨忽兼风,歇马曾留此寺中。
今日来归复如此,始知事有偶然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避雨大明寺》,通过诗人对两次在大明寺避雨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命运偶然性的感慨。
首句“去时骤雨忽兼风”,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突然遭遇暴雨与狂风交加的恶劣天气,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接着,“歇马曾留此寺中”一句,转而描述诗人因雨势过大,选择在大明寺暂避风雨,表现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和寻求庇护的心态。
后两句“今日来归复如此,始知事有偶然同”,则揭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当他再次回到大明寺时,又遇到了与上次几乎相同的天气状况,这让他意识到,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或经历,看似偶然,实际上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规律。这种对命运的领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命运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人生偶然性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上闸水,三尺深,下闸水与中闸平。
闸夫开闸敲铜钲,北船行尽南船行。
南船轻,北船重。北船停,南船拥。
开闸闭闸忙闸夫,长绳引板旋辘轳,过船负牵声伊乌。
前船伊乌,后船邪许。北船张篙,南船打鼓。
下闸开,中闸阻,眼看南流去如弩。
大浃江头有钓矶,天涯谁赠绿蓑衣?
眼中同辈名多就,梦里家山我未归。
对影依依如客雁,寸心各各系春晖。
正声不入筝琶耳,且与囊琴闭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