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
暗灯风燄晓,春席水窗寒。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
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
暗灯风燄晓,春席水窗寒。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
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饮之后酒醒时的场景和心境,通过对环境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醉酒之后清醒过来的迷茫与无奈。
"饮醉日将尽,醒时夜已阑"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度过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沉浸于饮酒之中,而当他终于清醒过来时,却发现夜色已经相当深了。这样的描述既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含着对醉酒生活的一种无奈和放纵。
"暗灯风燄晓,春席水窗寒" 这两句则通过对室内外环境的描绘,增强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暗淡的灯光、微弱的风声以及春夜的寒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萧索。
"未解萦身带,犹倾坠枕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生活有些混乱和不整齐,连日常穿戴都显得有些随意,这可能是饮酒过度后的自然反应,也反映了内心的某种紊乱。
最后,"呼儿问狼藉,疑是梦中欢"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醒后对之前醉酒时发生的事情有所怀疑和不确定,甚至将其归为梦境,这也许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或者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安慰。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夜晚环境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唐代文人在宴饮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内心世界。
北风吹古堰,长河捲沙白。
昔闻谪仙人,曾作任城客。
任城非故楼,胜事今尚籍。
想见天人姿,春风岸乌帻。
落月伴长庚,何处寻醉魄。
我行后千年,空见徂徕碧。
长笛起邻舟,夜静声裂石。
不见贺知章,悲歌向中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