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久传名,诚通物表灵。
当年虎失猛,此日竹还青。
墓垦无留菽,庭荒枕旧厅。
惟存古题志,宝惜胜如经。
孝子久传名,诚通物表灵。
当年虎失猛,此日竹还青。
墓垦无留菽,庭荒枕旧厅。
惟存古题志,宝惜胜如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题仰孝廉事实后》。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孝子故事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于那些已经湮没在历史尘土之中的美德行为的宝贵态度。
"孝子久传名,诚通物表灵"两句开篇,直接点出了主题:那些以孝顺闻名的人,他们的真诚之心能够感通万物,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
接着的"当年虎失猛,此日竹还青"则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虎失去了昔日的威猛,而竹子却重新绿意盎然,这既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今已不复存在。
"墓垦无留菽,庭荒枕旧厅"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古人墓地上的野草不再生长,家宅荒废,无人问津。这是对过往荣耀的遗迹现状的写照,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逝去时代和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惟存古题志,宝惜胜如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中那些美好品德的珍视之情。"古题志"指的是记录古代美德事迹的文献,而"宝惜胜如经"则意味着这些记载比经典还要珍贵。这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尊重,更是对于道德精神传承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孝子故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品德的赞美和保留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于历史沧桑和英雄不再的感慨。
不用温家玉镜台,下临溪水静无埃。
若非姑射冰肌至,即是罗浮缟袂来。
诚能得初心,何必返初服。
有以固中扃,不须防外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