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
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
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
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和育王十二题(其八)供奉泉》,诗中描绘了一个孝顺之心的场景。"璘师凿此泉,晨夕奉亲老"表达了对祖辈之恩的感念与回报,通过人工开凿的泉水,早晚都能用以供养年迈的父母,这里的“璘师”指的是具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因知达者心,岂尝离孝道"则是说因为懂得达观之人的心怀,从而领悟到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不会离开孝顺父母的美德。
诗中通过对泉水的刻画,以及诗人对“孝道”的表述,展现了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觏个人的修养与思想境界,其用意深长,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伦价值的颂扬。
珠佩元消暑,犀簪自辟尘。
掩灯容燕宿,开镜待鸡晨。
去懒都忘旧,来多未厌新。
每逢忧是梦,长忆故延真。
杏小双圆压,山浓两点嚬。
瘦难胜宝带,轻欲驭飙轮。
篦凤金雕翼,钗鱼玉镂鳞。
月明无睡夜,花落断肠春。
解舞何须楚,能筝可在秦。
怯探同海底,稀遇极天津。
绿柰攀宫艳,青梅弄岭珍。
管纤银字咽,梭密锦书匀。
厌胜还随俗,无疑不避人。
可怜三五夕,妩媚善为邻。
道流为柱史,教戒下真仙。
共契中元会,初修内景篇。
游方依地僻,卜室喜墙连。
宝笥开金箓,华池漱玉泉。
怪龙随羽翼,青节降云烟。
昔去遗丹灶,今来变海田。
养形奔二景,鍊骨度千年。
骑竹投陂里,携壶挂牖边。
洞中尝入静,河上旧谈玄。
伊洛笙歌远,蓬壶日月偏。
青骡蓟训引,白犬伯阳牵。
法受相君后,心存象帝先。
道成能缩地,功满欲升天。
何意迷孤性,含情恋数贤。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