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其二》
《笔·其二》全文
宋 / 吴惟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锋芒虽早露,用舍见升沉。

白秃千茎发,丹留一寸心。

策勋芸阁久,洁己石潭深。

却笑江淹辈,区区梦里寻。

(0)
鉴赏

这首诗《笔(其二)》由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通过对“笔”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文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锋芒虽早露”,以“笔”的锋利比喻人的才华或能力在年轻时便已崭露头角,暗示了才子佳人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接着,“用舍见升沉”一句,揭示了才华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即才华的运用与否,往往决定了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落无常。

“白秃千茎发,丹留一寸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秃千茎发”与“丹留一寸心”相对比,前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外在的衰老,后者则代表了内心的坚守与不渝。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内心坚持信念的赞美。

“策勋芸阁久,洁己石潭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策勋芸阁久”中的“芸阁”指藏书之处,意味着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积累,而“久”字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持久性。后一句“洁己石潭深”则通过“石潭”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坚守。

最后,“却笑江淹辈,区区梦里寻”一句,以反讽的口吻,对那些只在梦中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表示嘲笑,表达了诗人对真正追求精神价值而非物质功利的态度的肯定。整首诗通过“笔”的形象,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吴惟信
朝代:宋   字:仲孚   籍贯:霅川(今浙江吴兴)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猜你喜欢

丁酉除夕前三日二树写梅花时正苦寒百虫尽蛰忽有一蜂徘徊帧上绕花不去予适在洛因作歌纪之

青麟有髓鼠有须,奇葩忽发三两株。

横枝倒干气莫遏,往往衫袖同沾濡。

朔风退舍寒气避,春光露出姑射肤。

毫端幻成香雪海,鼓吹力使万类苏。

墨花有香画有色,一蜂蓦入幽人居。

辛苦直欲钻故纸,和气顿觉春风俱。

物非其时各惊异,室中户外相招呼。

传闻洛下遍乡井,化工之笔倾东都。

我闻点睛破壁化龙手,又闻嘶风齧草神马图。

画工通神尚如此,何况浩气凌碧虚。

冰心数点见天地,挽回元气生槁枯。

腐儒咋舌不敢赞,笔补造化原非诬。

一枝欲折乌可折,蠮螉绕纸徒区区。

(0)

新凉曲

闻道边城苦,霏霏八月霜。

怜君铁衣冷,不敢爱新凉。

(0)

题严力庵画西溪探梅图

郡城西去三十里,万树梅花一溪水。

日出烟销不见人,人家隐约梅花里。

东风几日吹林薄,茅舍板桥春漠漠。

娟如静女倚修竹,瘦若癯仙卧寒壑。

陂塘寂寂花愔愔,清溪仿佛桃源深。

了无尘埃污履迹,时有雁鸭惊挐音。

天怜此境太幽绝,特倩我曹为搜抉。

载酒晨冲古渡烟,寻诗暝踏荒林雪。

轻舟荡晴花正开,入花渐深迷路回。

月明疏影掠篷过,风起暗香随棹来。

十年无复经河渚,回首同游半今古。

重看水墨意茫然,始觉严兄用心苦。

(0)

抱黄洞

几度云峰策杖过,传闻遗蜕此山阿。

虚坛昼静鸣枞桧,古洞春深长薜萝。

千岁猿猱缘树上,一群麂鹿出山多。

丹池药鼎今陈迹,笙鹤飘飖竟若何。

(0)

瞻杨升庵先生遗像题后

议礼何人集上台,东华哭罢极南来。

簪花拥妓神仙骨,纵酒狂歌宰相才。

生得中溪堪作主,死求太白可同埋。

先生自爱名山老,不是君王不放回。

(0)

腊日偕璞庵伯思白华习庵姬传小岩集梦楼侍读寓分得连字

余雪尚飞残柳絮,新泥欲涴锦鞍鞯。

吝晴天作鱼鳞澹,选胜筵惭马齿先。

酒盏春波刚在手,菹盘寒色又经年。

传芭故事深宵话,排户欣看月色连。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