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道是梅花未堪折。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
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
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
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道是梅花未堪折。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
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
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女词人席佩兰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渔庄的生动画面。词中以“西溪”为背景,溪水清澈如雪,映衬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词人巧妙地将“梅花”与“村落”、“渔家”、“冷云”、“秋窟”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秋景图。
“道是梅花未堪折”,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通过对比村落与冷云,展现了渔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愿意放弃尘世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鸥与秋声的互动,以及它们在碧蓝天空下的自由翱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词人以渔郎的归舟为引,将画面拉回到历史的深处,与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呼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清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船来船来船莫回,明日大兵络绎来。
大船千计小船百,汝不载兵官汝责。
吏胥藉兵横索钱,大船小船愁不言。
商贾裹足行客远,但恐捉船去难返。
大船额足小船留,腰缠已满凭归休。
小船归休下流走,逃命浑如丧家狗。
大船峨峨行载兵,沿途需索倍取盈。
行船一万坐者半,船值日向县官算。
县官供给稍不时,健儿一怒鞭梢笞。
孝宗嗣南渡,未能骤复雠。
痛以陵寝故,哀为祈请谋。
曰请实骄敌,朝廷小可羞。
百年既和好,侂胄欲渝盟。
果函太师首,邻境乃罢兵。
曰衅自我启,他日变所生。
吴氏握兵柄,父子相继承。
乾纲不能断,优容留后称。
曰挺死勿嗣,藩镇渐可惩。
老臣谋国是,蓍蔡勿是过。
金使正以礼,帝曰卿力多。
江淮死以守,敌曰无过河。
筑堤卫田亩,楮币除偏颇。
邱葛邑世族,公德尤可歌。
酹酒拜公墓,由里山峨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