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其二》
《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滇海奇游万里馀,天平楼阁化人居。

鹿门不独偕庞隐,彤管犹闻续汉书。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范长倩偕隐天平山居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范长倩在天平山的奇妙之旅,以及与庞隐者的隐居生活相映成趣的情景。

“滇海奇游万里馀”,开篇即以“滇海”点出远行之遥远,用“万里馀”强调行程之漫长,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旅行画卷。接下来,“天平楼阁化人居”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巧妙融合,暗示天平山不仅风景秀丽,更有居住于此的楼阁,仿佛是人间仙境。

“鹿门不独偕庞隐”,这里借用了庞德公偕庞统隐居鹿门山的故事,表达了范长倩与庞隐者一同隐居的志趣相投。通过“不独”二字,强调了这种隐逸生活的共同追求,并且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

“彤管犹闻续汉书”,“彤管”在这里可能是指书写工具或文献,暗指范长倩在隐居生活中仍能继续撰写著作,延续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句既是对范长倩才华的赞颂,也体现了他对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范长倩在天平山的隐居生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董其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富有深意的诗作。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塞上

无定河边路,风高雪洒春。

沙平宽似海,雕远立如人。

绝域居中土,多年息战尘。

边城吹暮角,久客自悲辛。

(0)

上李昉相公·其一

弱冠登龙入粉闱,少年清贵古来稀。

袖中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

卓笔玉堂寒漏迥,捲帘池馆水禽飞。

三台位近犹多逊,閒听秋霖忆翠微。

(0)

露荷

满湖云气晓生寒,蘸影蒸香润石阑。

万斛银珠无用处,翠盘擎到日光乾。

(0)

晨起

青山云影乱交加,漱齿泉香带落花。

自扫丹房看候火,旋添异草养灵砂。

(0)

寄和邢子屑孙肖之始春见寄·其一

东风初到乱山头,无数残梅雨未收。

何待伤春对晴景,暝云横尽古今愁。

(0)

无题·其二

小院风来荷叶香,莓苔绕砌绿阴凉。

燕飞低拂琴弦响,惊破一窗幽梦长。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