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性长嫌驿舍喧,蒲团到处宿祗园。
机锋已被曼殊逗,可是毗耶更有言。
僻性长嫌驿舍喧,蒲团到处宿祗园。
机锋已被曼殊逗,可是毗耶更有言。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兴国寺与僧话禅》描绘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禅修体验。首句“僻性长嫌驿舍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他倾向于清静之地,如僧人所居的僻静禅院。“蒲团到处宿祗园”则写他在寺院中随性而居,仿佛回到了佛教初祖释迦牟尼的祗园精舍,体现了他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机锋已被曼殊逗”一句,"机锋"是禅宗中的术语,指的是禅师用机智的语言来启发弟子,这里暗示诗人已经能领会禅意,被禅师曼殊(可能是位高僧)的话语所触动。“可是毗耶更有言”进一步强调,即使在兴国寺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觉禅意无处不在,暗示着禅学的深远和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禅修经历,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禅师智慧的敬仰。
黄河西来坤轴折,浊浪排空天欲裂。
彭城老稚哀哀啼,自分阖门作鱼鳖。
仁明太守眉山苏,誓以只手障其冲。
指麾徒旅荷畚輂,长堤隐起如晴虹。
波恬浪静民安堵,共喜更生歌且舞。
九重下诏侈褒嘉,拯溺禦灾非小补。
飞楼高压城之东,张筵会客何雍容。
后山作铭颍滨赋,笔力直与造化争瑰雄。
神游八表知何处,赢得穹碑照今古。
当年舒李今何如,羁鬼啾啾泣烟雨。
山人采樵惯识虎,画虎于今推独步。
吮毫濡墨欲画时,猛态雄姿宛如睹。
祗今画者多擅名,往往粉墨肖其形。
孰如此图造神妙,顾盼凛凛寒风生。
原田每每群豕暴,曷不为我盬其脑。
黍稷与与岁有收,田豕从兹迹如扫。
城狐社鼠为民忧,为我搏噬无复留。
村氓称快共欢笑,鸡鹜成群散不收。
嗟哉此图真可爱,魑魅逢之应自败。
荛儿牧子慑馀威,藜藿满山那敢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