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氛和荒凉的景象。开篇“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过河的渴望,但又因为秋天的水涌而犹豫不决,流露出一种不安和担忧的情绪。接着“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两句,则描写了一个荒废的宫殿,晚风吹拂着宫中的晚树,似乎能听见树叶间细微的响声,而画阁之上,帘幕间隐约可见燕子栖息的情景,透露出一股凄清幽静的氛围。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两句,更深化了这种荒凉感。树木投下的疏散阴影中,似乎隐藏着某种生灵,而寒冷的露水和日暮时分的哀鸣,以及空旷无人的城市与暮色中的烟雾,都在强调一种萧瑟孤寂的感觉。
最后,“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渴望,但现实中却被种种束缚所限制,甚至连破败的旧宅和荒废的庭院都布满了无形的网罗,这些网罗象征着社会的禁锢和个人命运的不幸。
整首诗通过对萧瑟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由飞翔的深切渴望,展现了一种被束缚的悲凉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