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室乱峰三十六,嵩阳今复住何峰。
已因诗好声名出,却为情高仕进慵。
白鸟白云秋色树,水南水北月明钟。
逍遥自得闲吟兴,谁识夫君是卧龙。
嵩室乱峰三十六,嵩阳今复住何峰。
已因诗好声名出,却为情高仕进慵。
白鸟白云秋色树,水南水北月明钟。
逍遥自得闲吟兴,谁识夫君是卧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嵩山之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逍遥自得的情怀。"嵩室乱峰三十六"一句,通过具体的数字,勾勒出诗人居住的环境,是一处被众多乱峰环绕的所在。紧接着的"嵩阳今复住何峰"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可能经历了变迁,但最终又回到了这片山中。
"已因诗好声名出,却为情高仕进慵"两句表明诗人因为擅长诗词而声名远扬,但由于性格中的不羁与高洁,对于仕途的追求并无热忱。这里的"情高"可理解为性情高雅,不愿屈服于世俗的功名。
接下来的"白鸟白云秋色树,水南水北月明钟"一联,以清新自然的景象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与宁静。"白鸟"、"白云"都是高洁无瑕的象征,而"秋色树"则是季节变换带来的淡远之感,"水南水北月明钟"则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氛围。
最后两句"逍遥自得闲吟兴,谁识夫君是卧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由自在和精神上的满足。这里的"逍遥自得"四字,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逍遥自在"的情怀之致敬,显示出诗人与世俗的隔绝。而"谁识夫君是卧龙"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卧龙"比喻自己潜藏的才能和不为世人所知的伟大。
昔逢华阳君,云为五帝使。
检箓下九州,为予泄元秘。
指点峨嵋傍,谓有仙人气。
仙人尹之先,卓荦万夫贤。
吐气成五色,为世鼓朱弦。
绝调人莫知,徒见春江篇。
予亦遁世者,闻之心洒然。
恨不遂一见,相与定草元。
天风自楚下,吹落岐周前。
相见即相信,今岁成罕焉。
款洽苦不久,俄赴天子宣。
饯酒荜门下,逸兴浩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