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尽处十三山,溪曲人家画幅间。
何日秋风半篙水,小舟容我一蓑閒。
闾山尽处十三山,溪曲人家画幅间。
何日秋风半篙水,小舟容我一蓑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诗人以“闾山尽处十三山,溪曲人家画幅间”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山水世界。十三座山峰环绕,溪流弯曲,其间点缀着几户人家,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静谧而和谐。
接下来,“何日秋风半篙水,小舟容我一蓑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他想象着在秋风轻拂、水面微波荡漾之时,乘一叶扁舟,身着蓑衣,悠然自得地游弋于山水之间,享受那份难得的闲适与宁静。这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丹石无光古刹存,芦沙渔鼓□朝昏。
江淮门户天分合,日月轩窗海吐吞。
山足半沉曾瘗鹤,云腰中断可呼猿。
丁宁为我留佳处,茅屋三间护竹根。
道无蹊径,饶州东出永平门。
法无定相,木岁又除壬午历。冥运潜舒,玄机尚戢。
过去已过去,未来犹未来。
直得天凝地闭,雪老冰枯,蛰户未开,龙无龙句。
正当此时,诸人性命,落在甚处。
一声鸣爆竹,天地悉皆春。
十载与君友,何曾异悲欢。
忧寒夜同袍,念饥日同餐。
晚节各大缪,浊世多波澜。
我争东山墩,君赴金沙滩。
云萍不相接,我穷君长叹。
出门重入门,转觉营生难。
故人赠尺书,招我来东安。
水云三百里,飞鸿集江磐。
君如跨海鹏,发轫鶱鶱翰。
咫尺视万里,归溯天池湍。
梅花点飞雪,相将理征鞍。
新诗月几首,愿寄青琅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