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感怀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思考。开篇"三度为郎便白头,"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老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坎坷历程。"一从出守五经秋"则显示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可能遭遇的困境与挑战。
接着"莫言圣主长不用,"表现了诗人对于朝廷重用自己的期待,而"其那苍生应未休"则是对个人生命力和精神状态的肯定。尽管外界可能认为他已经老去,但在内心深处,他仍然相信自己还有活力和能力。
中间两句"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秋风萧瑟,常象征着悲凉与孤寂,尤其是在旅途中,更容易激起游子对于家乡和往日美好的追忆。
末尾两句"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无从诉说的孤独。蝉鸣声在秋天尤为明显,它既可以象征着生命力,也可能是对寂寞时分所特有的感受。而这一切,似乎都成为诗人无法向他人倾诉的心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悲秋情怀、仕途坎坷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