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
田里亦慕君,又恶不由正。
欲行不问涂,已破宁顾甑。
耕蚕无一廛,庖井要三径。
还家忧患馀,挽须儿女竞。
十年宁有此,一寒可无命。
平生晁夫子,得士公室庆。
稍无车马音,复作宾客请。
论文到韩李,念旧说苏郑。
长年断消息,独语谁和应。
此生恩未报,他日目不瞑。
归卧无好怀,扣门有佳听。
诗来雪霜后,更觉天宇净。
少好老未工,持刃授子柄。
女生愿有家,名妾以不聘。
田里亦慕君,又恶不由正。
欲行不问涂,已破宁顾甑。
耕蚕无一廛,庖井要三径。
还家忧患馀,挽须儿女竞。
十年宁有此,一寒可无命。
平生晁夫子,得士公室庆。
稍无车马音,复作宾客请。
论文到韩李,念旧说苏郑。
长年断消息,独语谁和应。
此生恩未报,他日目不瞑。
归卧无好怀,扣门有佳听。
诗来雪霜后,更觉天宇净。
少好老未工,持刃授子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答晁无斁》,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晁无斁的敬仰和期待。诗中女子希望有个安稳的家庭,但又不愿违背正道;她勤劳朴实,却身处贫寒之中,家中子女众多,生活艰辛。晁无斁在诗中被赞誉为贤士,诗人表示晁的友情如同晁夫子般珍贵,但因缺乏音信,只能通过诗歌交流。诗人感慨自己未能报答晁的恩情,期望有朝一日能面对面交谈。最后,诗人提到收到晁的诗作,如雪后清新,使人心境更为纯净。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