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策开王府,仙才聚国英。
礼优初辟馆,众羡号登瀛。
凡骨难飞步,神仙遂拟名。
冠鳌堪比峻,驭鹤想同轻。
银阙谁云远,金台愧未清。
收功归正观,文治播休声。
天策开王府,仙才聚国英。
礼优初辟馆,众羡号登瀛。
凡骨难飞步,神仙遂拟名。
冠鳌堪比峻,驭鹤想同轻。
银阙谁云远,金台愧未清。
收功归正观,文治播休声。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瀛洲的壮丽景象与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首句“天策开王府,仙才聚国英”以宏大之笔开篇,将登临之地比作帝王的府邸,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英才,营造出一种非凡的气势。接着,“礼优初辟馆,众羡号登瀛”进一步渲染了登临的仪式感与众人艳羡的氛围,暗示了此行非同寻常。
“凡骨难飞步,神仙遂拟名”两句转折,通过对比凡人与神仙,表达了对登临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冠鳌堪比峻,驭鹤想同轻”则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登临者比作驾驭仙鹤的仙人,形象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和轻松自在的心态。
“银阙谁云远,金台愧未清”两句则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达了对登临之地的赞美与自谦,暗示了此地的神圣与自己的渺小。最后,“收功归正观,文治播休声”总结全诗,强调了此行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追求,更是为了弘扬文治,传播和平与繁荣之声,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临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对文治武功的推崇以及对个人谦逊精神的体现,语言华丽而不失深沉,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智慧的佳作。
何人悄弄笛?鹤去西楼愁路隔。
高柳长堤数尺,正月上淡黄,云飘残碧。
孤篷听得,盼不来江上消息。
西风外,晚阴入破,隐隐渐昏黑。堪忆,舞场歌席。
曾受过莺怜燕惜,温柔何似旧日。
奈客里衫罗,更无颜色,玉阑情脉脉。
便影也都难画出,梅花落、梦儿知未,倚烛怨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