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悄弄笛?鹤去西楼愁路隔。
高柳长堤数尺,正月上淡黄,云飘残碧。
孤篷听得,盼不来江上消息。
西风外,晚阴入破,隐隐渐昏黑。堪忆,舞场歌席。
曾受过莺怜燕惜,温柔何似旧日。
奈客里衫罗,更无颜色,玉阑情脉脉。
便影也都难画出,梅花落、梦儿知未,倚烛怨遥夕。
何人悄弄笛?鹤去西楼愁路隔。
高柳长堤数尺,正月上淡黄,云飘残碧。
孤篷听得,盼不来江上消息。
西风外,晚阴入破,隐隐渐昏黑。堪忆,舞场歌席。
曾受过莺怜燕惜,温柔何似旧日。
奈客里衫罗,更无颜色,玉阑情脉脉。
便影也都难画出,梅花落、梦儿知未,倚烛怨遥夕。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江上闻笛》由清代词人周祖同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江边夜景图,通过笛声的悠扬与情感的细腻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开篇以“何人悄弄笛?”设问,引出江边夜晚的静谧与神秘,笛声在寂静中悄然响起,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呼唤,触动着读者的情感。接着,“鹤去西楼愁路隔”一句,以鹤飞离西楼象征着离别与哀愁,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的凄凉与孤独。
“高柳长堤数尺,正月上淡黄,云飘残碧。”描绘了月光下柳树与长堤的倒影,以及云彩在碧空中飘散的情景,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孤篷听得,盼不来江上消息。”孤舟上的旅人听到远处的笛声,却无法得知江上的消息,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与期待的失落感。接下来,“西风外,晚阴入破,隐隐渐昏黑。”描述了夜色渐浓,西风起,晚霞消散,天色逐渐暗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堪忆,舞场歌席。曾受过莺怜燕惜,温柔何似旧日。”回忆起往日繁华的舞场歌席,曾经受到莺燕般的宠爱与温柔,对比当前的孤独与落寞,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奈客里衫罗,更无颜色,玉阑情脉脉。”在异乡的客居生活中,衣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情感也变得深沉而内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便影也都难画出,梅花落、梦儿知未,倚烛怨遥夕。”即使连自己的影子都难以描绘,梅花飘落,梦境中的知音是否知晓,倚靠烛光,对着遥远的黄昏表达着深深的哀怨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孤独处境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
州流涓浍合,连统塍埒并。
虽非楚宫化,荒阙亦黎萌。
虽非郑白渠,每岁望东京。
天鉴倘不孤,来兹验微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