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鉴仰抡才,倖邀通籍成名,不尽文章知己感;
花封惭出宰,勉作少年循吏,敢忘训诲服官箴。
藻鉴仰抡才,倖邀通籍成名,不尽文章知己感;
花封惭出宰,勉作少年循吏,敢忘训诲服官箴。
此联以哀悼与缅怀之情,颂扬张百熙之德行与功绩。上联“藻鉴仰抡才,倖邀通籍成名”赞其才华横溢,有幸步入仕途,成就一番事业,表达了对其作为文人与官员的尊敬与感慨。下联“花封惭出宰,勉作少年循吏,敢忘训诲服官箴”则述其出任地方官职,虽感惭愧,但仍以勤勉为官,谨遵教诲,恪守为官之道,展现了其谦逊与忠诚。整体而言,此联深情地表达了对张百熙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其为官之道与个人品质的高尚。
云间有华族,世德乡闾推。
隐君德弥彰,六子生绝奇。
芝兰间玉树,森森列阶墀。
头角皆崭然,奚止称白眉。
伯也干父蛊,克家礼无违。
次虽少长殊,立身率能知。
长者向文学,场屋事可期。
少焉就外傅,取友能得师。
进修不怠荒,成人理无疑。
我悉命以字,走笔摛文词。
厥字义孔深,诸子当潜思。
荀氏十龙驹,窦老五桂枝。
联芳载典籍,千古家声垂。
勉旃踵遗休,图报明盛时。
乙未五月十二日,乃是太常先生之诞辰。
肯堂献寿写绿玉,薰风满座清无尘。
高堂四壁悬长幅,我独爱此看不足。
眉寿应期卫武同,满劝霞觞咏淇澳。
先生美质玉粹温,步玉早登金马门。
只今容台挺高节,叶叶雨露涵天恩。
一片岁寒心,千古箫韶意,老去终为清庙器。
虞廷九奏凤来仪,好恊至和鸣盛世,飘飘正带淩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