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十八首·其六》
《浣溪沙十八首·其六》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镜槛书床共绿阴,蕙炉烟袅昼愔愔。

萧闲不受一尘侵。

玉雪青瓯挑茗眼,乌丝小字习琴心。

更携纨扇索新吟。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六)》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生活场景。

“镜槛书床共绿阴”,开篇即以“镜槛”与“书床”并置,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居住环境,绿荫环绕,既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共绿阴”三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蕙炉烟袅昼愔愔”,蕙炉,指的是香炉,此处使用“蕙”字,不仅点明了香料的种类,更添一份高雅之气。烟袅袅,烟雾轻盈缭绕,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昼愔愔,形容白天的宁静,整个场景在香烟的缭绕中显得格外安详。

“萧闲不受一尘侵”,“萧闲”二字,既是对前文环境的总结,也是对心境的描绘。不受一尘侵,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内心的宁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与之无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玉雪青瓯挑茗眼,乌丝小字习琴心”,“玉雪青瓯”指的是精美的瓷器,这里用来形容茶具,不仅体现了饮茶的雅趣,也暗示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挑茗眼”则是品茶时的专注与享受。“乌丝小字”则指书写,这里不仅描述了习字的情景,也反映了主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琴心”则是弹琴的心境,通过弹奏音乐来抒发情感,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更携纨扇索新吟”,结尾一句,以“纨扇”这一传统物品,引出新的创作灵感。纨扇轻摇,不仅为夏日带来一丝凉意,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预示着新的诗歌作品即将诞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艺术、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十六

阿那是祖,位崇家谱。二仪之根,万象之母。

建化门未要转机,实际地如何进步。

青山一线路相通,月落寒猿啼断处。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五十四

拽石般土,打鼓作舞。意不立玄,机不停午。

踏破草鞋赤脚行,见成底事休回互。

不回互,大龙不受玄沙瞒,前面斑斑元是虎。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五二

笊篱木杓,钱贯井索。受用见成,家风廓落。

生涯放得信缘看,佛法更于何处著。

不用安排只么从,自然心地常安乐。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四十九

日照昼,月照夜。天清而高,地厚而下。

不我处者大功,不可逃者至化。

举起镇州罗卜,酬却庐陵米价。

阿噜勒继萨婆诃,佳作人可知礼也。

(0)

偈颂七十八首·其八

丙丁童子来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狤獠舌头会者难,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没功过。知你被底穿,曾与同床卧。

廉纤脱尽旧时疑,杯影蛇弦留再坐。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七十四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

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

用时万象不盈馀,休处一真无空缺。

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