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帕传柑至,相如渴正深。
寒分仙掌露,翠摘母陀林。
清苦通禅悦,空香见道心。
可堪同子建,剥果共联吟。
飞帕传柑至,相如渴正深。
寒分仙掌露,翠摘母陀林。
清苦通禅悦,空香见道心。
可堪同子建,剥果共联吟。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赠送佳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与雅趣的交融。首句“飞帕传柑至”,生动地描绘了友人以帕包裹的柑橘赠予的情景,传递出一种温馨而雅致的氛围。接着,“相如渴正深”一句,巧妙地引用司马相如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赠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柑橘的甘甜能解渴,寓意着友情的滋润。
“寒分仙掌露,翠摘母陀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赠物的珍贵与自然之美。仙掌露象征着高洁与纯净,母陀林则暗示着生长之地的幽静与生机,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清苦通禅悦,空香见道心”则是对柑橘内在品质的赞美,清苦与空香分别代表了柑橘的口感和香气,同时暗含了禅宗与道家思想的融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可堪同子建,剥果共联吟”一句,以典故引入,将自己与友人的关系比作曹植(字子建)与其兄曹丕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共同创作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赠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自然、禅道等多重主题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感悟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