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其一》
《七夕·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上惟今夜,欢娱世所知。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

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首句“天上惟今夜”,点出七夕之夜的独特性,仿佛天上的美好都集中在这一晚。接着“欢娱世所知”,道出了人们对于七夕的期待与庆祝,认为这是欢乐的时刻。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人间夫妇因银河相隔而难以团聚的现实。织女在七夕前终日忙碌于织布,象征着人间妻子的辛劳与对丈夫的思念。这里既有对传统爱情故事的引用,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夫妻分离的无奈与感慨。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情感氛围。雨后的乌鹊显得更加愁绪满溢,晴空中的翠旗则象征着希望与喜悦。这种对比,既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寓意了人间情感的复杂多变。

最后,“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描绘了一幅儿女们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的画面。他们或许在为父母的团圆祈愿,或许在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祈祷。这一场景充满了童真与希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七

笔头有眼主中主,号令无私公至公。

妙用当机全杀活,一新佛祖旧家风。

(0)

送鉴上人

鉴在机先已是迟,电光石火亦难追。

鹫峰点著便回去,终不重安眼上眉。

(0)

送僧见孟侍郎

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

特见岭梅开一朵,也应知道不干春。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八

这个老汉,软顽希罕。煨而不熟,煮而不烂。

没兴遭他负累,被陷云黄苦难。

怨之不已,恨之不休,且将这个雪冤雠。

(0)

最明寺殿悟道后赠之助道颂五首·其二

悟了还同未悟时,著衣吃饭顺时宜。

起居动静曾无别,始信拈花第二机。

(0)

客路和胡元鲁出入韵

十载天涯客,浮云不定身。

烟波春雨渡,灯火夜渔村。

世事空为累,人心未觉仁。

何时留片石,归老古松根。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