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惟今夜,欢娱世所知。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
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
天上惟今夜,欢娱世所知。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
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
此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首句“天上惟今夜”,点出七夕之夜的独特性,仿佛天上的美好都集中在这一晚。接着“欢娱世所知”,道出了人们对于七夕的期待与庆祝,认为这是欢乐的时刻。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人间夫妇因银河相隔而难以团聚的现实。织女在七夕前终日忙碌于织布,象征着人间妻子的辛劳与对丈夫的思念。这里既有对传统爱情故事的引用,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夫妻分离的无奈与感慨。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情感氛围。雨后的乌鹊显得更加愁绪满溢,晴空中的翠旗则象征着希望与喜悦。这种对比,既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寓意了人间情感的复杂多变。
最后,“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描绘了一幅儿女们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的画面。他们或许在为父母的团圆祈愿,或许在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祈祷。这一场景充满了童真与希望,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
特见岭梅开一朵,也应知道不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