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从叔》
《寄从叔》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

苦吟天与性,直道世将非。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

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óngshū
táng / xún

sāndāngchángniányóu
yíntiānxìngzhídàoshìjiāngfēi

yànchóuchīzuòxiānglǎoguī
wèijiēshìzhuōshí

翻译
三个不同的种族不被接纳,他长久以来还是平民身份。
他苦于诗才,这是天赋予的本性,但他坚持正直之道,却被世人视为异类。
夜晚,他像失群的大雁般忧郁地坐着,身处渔村的老者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作为一个儒者,他本应有所建树,只是命运使然,这并不是他的幸运时刻。
注释
三族:指不同种族或社会阶层。
当路:被接纳,受重视。
犹:仍然。
布衣:平民。
苦吟:艰难地创作诗歌。
天与性:天赋和个性。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守原则。
世将非:世人认为他是错的。
雁夜愁:夜晚如雁般忧愁。
痴坐:呆坐,深思。
渔乡老:在渔村的老者。
忆归:怀念家乡。
为儒:作为儒者。
皆可立:本应有所成就。
自是:显然是。
拙时机:不适合的时机,命运不佳。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社会正道的渴望。"三族不当路,长年犹布衣"描绘了一种被世俗所摒弃、不得志的状态,三族指的是家族中的父母兄弟,而不为世人接受则意味着诗人的才华未被赏识,长年的清贫生活更是对这种境遇的深刻写照。

"苦吟天与性"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人类本性的沉思,这里的“苦吟”传达了一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而“直道世将非”则表明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认为世界的运行与理想中的正道相去甚远。

"雁夜愁痴坐,渔乡老忆归"这两句通过描写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传递了诗人的乡愁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雁夜"指的是秋天大雁南迁之夜,这里借以表达心中的寂寞与孤独,而“渔乡老忆归”则是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渔人即渔夫,居住在水边的人们,这里的“渔乡”暗指故乡。

最后两句"为儒皆可立,自是拙时机"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学(即孔孟之道)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承认自己不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感到自己的才华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展现。"为儒皆可立"指的是儒家思想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行为准则,而"自是拙时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和不适应。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矛盾心态。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疾雷殿雨殷其鸣,金风捲云去如征。

须臾寥空悬晶日,树色山光相斗明。

多稼更喜秋阳曝,我非农人亦望晴。

先忧后乐何时已,但觉乐少忧常盈。

(0)

画鼓枞笳吹,银蟾上井槐。

夜凉云母帐,天迥斗杓魁。

雁带塞风至,人呼牧马来。

几馀何所事,旧简为重开。

(0)

云生犹郁陶,雨过即萧爽。

刁刁西北风,时送残蝉响。

景色酿新秋,高晶天宇朗。

暑气辞桃笙,凉飔上鹤氅。

西成差可冀,庶慰三农想。

因心敕时几,抚序观物象。

(0)

北郊礼毕回圆明园道中作·其四

垂杨十里窣青丝,警跸声中驾六飞。

最爱沾衣朝气润,轻云犹作雨霏霏。

(0)

恭和皇祖圣祖仁皇帝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一西岭晨霞

翔阳腾晓海门东,似□红旗锦飏风。

何必暮山誇返照,试看西岭画屏中。

(0)

于章古台作

畋馀回六辔,行行历村落。

皓日悬秋空,虚籁吟幽壑。

万亩绿含菲,千林黄陨萚。

田饶柄穗遗,户有仓箱乐。

览兹一开颜,几多民命托。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