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这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秋日霜降中的高洁与坚韧。诗人以“高标幽艳自宜霜”开篇,赞颂了芙蓉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姿态,将其比作在霜雪中依然保持高雅风姿的君子。接着,“弱草繁葩莫中伤”一句,表达了对其他植物在秋霜中凋零的惋惜之情,强调了芙蓉花的独特魅力。
“肯与红莲媚三夏”这一句,将芙蓉花与夏季盛开的红莲进行对比,指出芙蓉花虽不及红莲在炎炎夏日的娇艳,却能在秋季展现出别样的风采,独树一帜。“要同黄菊向重阳”则进一步说明了芙蓉花与菊花一样,都是秋季的象征,它们共同在重阳节时绽放,为秋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芙蓉花在秋日的美丽景象,更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
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