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半桑麻。小立畦边日又斜。
问我朝衫何事脱,无他。爱住乡园学种瓜。
今岁好春花。雨足郊原卧水车。
可惜荒田耕不了,堪嗟。牛价昂于白鼻騧。
絮语半桑麻。小立畦边日又斜。
问我朝衫何事脱,无他。爱住乡园学种瓜。
今岁好春花。雨足郊原卧水车。
可惜荒田耕不了,堪嗟。牛价昂于白鼻騧。
这首清代词人薛时雨的《南乡子·故乡小住日与村农閒话殊有古风》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质朴。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在田园中的日常生活和与村民的交谈。
"絮语半桑麻",以轻柔的絮语和满眼的桑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氛围。"小立畦边日又斜",描绘了词人独自站立在田间,看着夕阳西下,时光悄然流逝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惬意。
"问我朝衫何事脱,无他。爱住乡园学种瓜",词人自问自答,表示自己脱去官服,是因为热爱乡村生活,愿意学习农事,种瓜为乐,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今岁好春花",赞美今年春天花开得繁盛,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春光的欣赏。"雨足郊原卧水车",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充沛,农民们使用水车灌溉农田的繁忙景象。
然而,"可惜荒田耕不了,堪嗟",词人感叹荒田未能充分利用,表达了对资源未被充分开发的惋惜,也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最后以"牛价昂于白鼻騧"作结,揭示了当时农村经济状况,牛价高昂,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词人回归田园、体验农耕生活的心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炎中早梅发,十月满陇首。
此地未黄花,梅开过重九。
空窗朱萼吐,清艳照户牖。
秋夜入江春,红烛昏黄后。
钟迟月出早,幽客独立久。
风雪未成归,忽忆山中友。
寻檐句未成,一枝春入手。
白露湿明霞,横参在南斗。
荒庵滴沥眠秋草,客子沾衣闷潦倒。
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
示我磐陀石上人,淡墨空明云一扫。
次公龙眠之后身,直从无相悟前因。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
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
彭郎爱僧兼爱画,解得声闻非色界。
三年绣佛醉清斋,未肯攒眉持酒戒。
昨入西林写道场,□东张远婺周行。
次公别派有二子,绢素光怪开微茫。
只今干戈二千里,补陀东望蛟关长。
担囊行脚万山外,展礼莲花皈自在。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