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面妆。
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
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面妆。
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季菊花的期待和自然景象的观察。首句“篱边准拟嗅清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篱笆边欣赏菊花的芬芳,暗示了他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菊花的钟情。接下来的“菊蕊真同佛面妆”运用比喻,将菊花的花瓣比作佛像的面容,既赞美了菊花的洁净和雅致,也暗含了诗人对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
“屈指重阳能几许”一句,通过计算时间,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的临近感到兴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最后一句“夜来寒露已为霜”,以自然景象收尾,说明夜晚的寒露已经凝结成霜,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浓厚和季节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对重阳节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玉署凝严处,朱栏封殖恩。
其谁赏高节,祗自保孤根。
密干青杠矗,危梢翠纛翻。
故林兹地隔,新实几时繁。
细籁供风枕,斜阴叠月轩。
雀惊冲叶堕,蝉静抱枝喧。
戴氏当年谱,梁王自古园。
对容金马客,深在玉堂门。
本以萧萧擢,还由冉冉存。
烟能留暝色,粉解记春痕。
拾箨题吟墨,披丛爽醉魂。
爱君同省树,不敢为人言。
寻春送客共留连,雨罢春郊物物妍。
黄抹柳梢初遍后,紫粘花萼未开前。
朋襟自为交欢悴,醉斝谁能辨圣贤。
犹赖斜阳催跋马,不然离恨损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