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前早,啼鸟山墙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前早,啼鸟山墙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梅花六首》中的第五首,描绘了梅花独自开放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寄托。"独开无那只依依",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显得孤独而坚韧,"依依"二字则传达出梅花对春天的期待和深情。"肯为愁多减玉辉",梅花似乎理解诗人的愁绪,即使承受着严寒,也不愿减少其洁白如玉的光彩,以此象征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帘外钟声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通过环境描写,夜晚的钟声与初升的月亮形成对比,灯光下忽然飘落的霜花更显冷寂,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行人水驿春前早,啼鸟山墙晚半稀",进一步描绘了早春时节行人的匆忙和山墙边鸟儿渐少的场景,寓言人生的短暂和变迁。
最后两句"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诗人感慨自己的漂泊生涯,衣物已破旧不堪,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期待在远方的归途中与梅花重逢。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情感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